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

中医临床研究
在线投稿
过刊浏览
金世元
金世元
金世元
金世元,北京卫校中药学科主任、主任中药师,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委员、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、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北京市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、《中华本草》编委等职,对中药的鉴定、炮制、制剂等有丰富经验。
金世元,中共党员,北京市人,1926年出生,北京市卫生学校主任中药师,教授,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,现任主任中药师,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、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评议专家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评审专家、中国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、临床药物评价专家、中国中医药学及中药专业委员会顾问、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顾问、北京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、北京市卫生技术系统中医中药高级职称评委;国家级大型图书《中华本草》编委、现代实用中药系列丛书编委会学术顾问;《首都医药》、《光明中医》杂志编委;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技术顾问等,对中药的鉴定、炮制、制剂等有丰富经验。
金世元教授不仅是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的重要创始人,同时兼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药物评审专家、国家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、北京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,并任国家大型图书《中华本草》编委、《北京中医》、《首都医药》、《中药研究与信息》等杂志编委,中国药材公司、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等技术顾问等社会职务。
“博学”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,只要是涉及到中药方面的问题,无论是基础理论,还是实践经验,他都能为你一一解答,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“国药泰斗”。
金世元的学徒经历是从中药饮片的炮制开始的,作为学徒要从最脏、最累的活干起。在他学徒的那个年代,对于一些关键工艺,师傅从不亲传,主要靠徒弟自己的悟性,在一旁观察、领悟。和金世元同来的学徒有很多都适应不了走了,而他却留了下来,并且在这边干边悟中,掌握了许多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要领。
从14 岁当学徒到现在,金世元从事中药事业已经62个年头了,在这62年的医药生涯中,金老可谓是医药双馨、教研俱丰。在金世元看来药如人生,中药不仅能治病,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、育人。

科研情况

编辑
金世元(照片2)金世元(照片2)
技术专长:由于长期从事中药实践、教学与科研工作,足迹遍布祖国药材产地和药材市场,掌握了一套鉴别药材真、伪、优、劣的娴熟本领,尤对“地道药材”的性状特征有其独到的鉴别技能。在中药炮制方面,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。在中成药方面,运用深厚的中医理论对于常用中成药处方来源、历史考证、药物组成、配伍意义及功效特点等研究颇有建树。在中药调剂方面,熟练掌握审方、计价、调配、复核、付药等各环节的正规操作和技能技巧。
科研方面:1989年与北京东风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“射麻口服液”;1991年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研制成功“乌鸡白凤口服液”,这两个产品均已被批准生产上市,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金世元主要经历

编辑
金世元(照片3)金世元(照片3)
1940年,一个难得的机遇,金世元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“北京中药讲习所”, 在这期间,他系统的学习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。当时在这里任课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、赵树屏等中医大家,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讲述,给金世元留下很深印象的。
1942年毕业于北平市国药业公会中药讲习所。建国后,历任北京卫生学校教员、副教授、中药学科主任,北京市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。长期从事中药鉴定、炮制、调剂及教学工作,对中药经典及中药临床药学有较深造诣。著有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》等。被中医界尊为“国药泰斗”的金世元先生,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、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。他享有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。尽管金老和各种名贵药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,但是他却提倡“无药养生”。
14岁那年,家里为了让金世元有一门儿谋生的手艺,就把这个庄稼汉的孩子送到北京复有药庄当起了学徒工。在药庄里,金世元从最脏、最累的活干起,两年的学徒干下来,他不仅掌握了制药的基本流程,而且还对药材的性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有一天这我记得很清楚,我们生产制作参茸卫生丸,这个参茸卫生丸,现在同仁堂还有这个药,说这药可是补药,又有人参又有鹿茸,我就知道是补药,反正吃点对身体没有坏处吧,我拿起,那时期也不是买的,到那儿掰一块就吃,至少够两丸子我就吃了。甜不滋儿就吃了。
十六、七岁,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对于少不经事,又生活清贫的金世元来说,吃点儿补药,无非是想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壮些,可是没想到三个小时以后,金世元就开始觉着不对劲儿了。
头胀啊,脑胀得要裂似的。后来老师就说,还有师兄就说,你刚才吃这个多了吧,大概你吃这个你吃得过量了,你这岁数哪能吃这个呀,我说这不是说吃这个对身体有好处吗。对身体有好处不是你这个年龄应该吃的呀,后来大概有那么一天吧,这不舒服劲才过去。
这次经历,给了年少的金世元一个很大的教训,此后,好多年,他再也没有碰过那些被人们大肆追捧的补药。
就说这人参,吃了以后,有好多人都是,吃了以后有副反应,他也不说这人参不好,所以说过去啊,古人有句话“人参致命无罪”,把人治死了都无罪。“大黄治愈这大黄泻下药啊,无功”,它是治病的无功。
1940年,金世元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“北京中药讲习所”,当时任课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、赵树屏等中医大家。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理解,把金世元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到了二十六,七岁的时候,金世元就已经与北京的各大药行来往密切了。
1943年调到北京通州益元堂药店工作。1956年调入北京市药材公司业务科中药研究室工作。
1957年获得了医师开业执照。1961年参加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的创建工作。
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。

金世元研究实践

编辑
在金世元的药学研究中,他尤其重视“地道药材”,为了掌握这些地道药材的特性,年轻的金世元经常是背着干粮,夹着雨伞,到各药材产地去,虚心向药农请教,在实践中了解原料药材之间的差别。
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,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,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,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,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。
中药炮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,炮制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,有时还会危及到人的生命。所以对于中药炮制,金世元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。
在中药炮制方面,早年的学徒经历使金世元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以后的刻苦学习又使他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,所以许多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他都能及时发现,而且每到这一时候,平时那个随和的金世元会变得非常严厉。
得益于博览历代医药名著,金世元对于中成药的了解十分深入,同样是一种中成药,他能把它的处方来源、历史演变、组方配伍、功能主治等等,都为你介绍得一清二楚。因此许多人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求教,并形象的把他称为“活药经”。
在中医药的历史上,医和药是不分家的。年轻时打下的中医基础,以及后来的刻苦学习,使得金世元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同样深厚。平时在药学研究之余,他也常常为人诊病。由于他对于中药的熟识,使得他开出的药方往往与从不同。
在金老看过的病例中,有这么一位家住赤峰的体瘫病人,她由于突然中风而造成身体瘫痪,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卧床不起,中医、西医看了很多,可都不解决问题。在别人介绍下找到金老,金老了解他的病情后,给她开了一剂药方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她又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。后来金老的学生在研究他的药方时,发现了这么几味一般医生都不敢使用的中药。
为了加强中药人材的培养,1961年,北京市卫生局决定在北京卫生学校开设中药专业。考虑到金世元中医药知识的全面,把他调来创建这门新的学科。当时的金世元虽然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,但他还是深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。
正是在这严谨的学风中,金世元培养出了1000多名中药人材。现在,这些学生大多已成为北京地区中药行业的骨干。1990年,他被国家遴选为全国第一批500名师带徒的导师之一,他也是北京市这第一批导师中唯一从事药学研究的专家。

金世元无药养生

编辑
任何病都要靠自我调理
可以用三句话来总结他的“无药养生”之道:粗茶淡饭;保护好脾胃和肾脏;合理运动。
一辈子与药打交道的金世元说:“我的‘无药养生’靠的就是粗茶淡饭。此外,我平时爱吃大枣,一天吃三个,一辈子都不显老。”在养生方面,金世元除了强调“食补”的重要性外,还告诫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脾胃和肾。中医认为,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。脾胃坏了,消化不好,人的营养就差;有病了要吃药,药到了胃里无法分解,药性无法起作用,吃了也等于白吃。肾功能不好,体内的废物就无法排出,这就是把一个人的根本破坏了。
金老年过古稀,依然精神矍铄。金老说:“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,即醒半分钟,坐半分钟,站半分钟。然后在床上就可以进行简单的锻炼。第一步,搓脸,俗话叫干洗脸,每次30遍;第二步,搓耳朵,也搓30次,耳朵的穴位很多,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,再往下搓脚,我两脚对搓,两只手就专门搓脚心……每天一个小时,一项一项地进行锻炼。从周身的主要穴位,循序渐进到全身的简单运动,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: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。”
床上锻炼之后,金老就到楼下的公园里,找一个人少的地方,做几次深呼吸,而这就是他坚持了18年的深呼吸锻炼,并因此受益匪浅。经过一番吐故纳新之后,金老还要再花上15分钟,做一套保健操。吐故纳新再加上做操,每天不到20分钟的时间。十几年来,无论多忙,金世元从没有间断过。而每次做这些时,金世元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:日出之后再锻炼。他认为只有太阳出来,空气才新鲜。
现如今,人们是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,像人参、鹿茸,冬虫夏草等名贵的滋补药,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。今天走进我们健康故事的主人公,就在中医界被尊为“国药泰斗”,他一辈子都在和各种药材打交道。下面就让我们去拜访一下这位国药大师,让他给支支招儿,看看究竟有什么药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。
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,是金世元丰收的时节。因为每到这个时候,他就会到中国各地去看药材。翻山越岭六十多年,从当年办药材的小伙计到今天备受推崇的“活药典”,金世元走遍了中华大地。今年,他的收获是在七月份,因为那时78岁的金世元登上了海拔1000多米的长白山人参栽培基地。
我们这行管这叫什么,这人有嗜好,爱货。见着心情就不一样。我们就瞧人参,这一只人参是非常有意思,从它地上茎,从芦,到身,到尾,到艼,让你看着就那么美。灵性就那么大。
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常年在崇山峻岭里奔波。金世元大半生都在和药材打交道,像人参,鹿茸等一些在中国人观念里较难得到的滋补佳品,对他来说,自然是近水楼台。但熟悉的人都知道,在金老的生活中,他却从不提倡仅仅依靠药材养生。

金世元教学工作

编辑
金世元教授在北京卫生学校任教期间孜孜不倦的工作,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,从而逐步的提高了教学质量,总结出了一套中药专业的教学规律。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亲自带领学生上山采药实习,到安国药材市场识别药材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办学三十多年中先后培养了1200余名中药学专业人才,为中药事业培养了众多的专业骨干。同时在办学的过程中,金世元教授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入了大量的心血,亲自指导青年教师备课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业务素质较高的中青年教师,因而受到了领导和师生们的好评。至今北京卫生学校中药学科仍就保持着良好的学术气氛。这与金老师的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。
现在金世元教授虽已是年逾古稀,但是还以饱满的精神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。为我们后辈人做出良好的榜样。

金世元论文著作

编辑
金世元教授针对社会需要撰写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和著作。其中主编的著作有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》、《中药饮片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》《中药炮制学》(全国中药专业统编教材)。和其他同道合编的著作有《中药大全》、《中药材大辞典》、《中成药大辞典》、《中药炮制大全》、《中药鉴别大全》、《北京市中药材标准》、《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》、《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》、《北京市炮制规范》、《北京市中成药制剂标准》、《妇女家庭用药常识》、《临床药学进展》、等十余部。主审的著作有《中药炮制学》(全国药材系统统编教材)、《中药调剂学概述》、《现代中药商品手册》、等多部著作。同时自60年代以来发表了学术论文70余篇。
金世元先生撰写的专著有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》,主编过《中药炮制学》,合编过《中药大全》、《中药材大辞典》、《中成药大辞典》等10余部著作;自60年代以来,先后发表了中药学术论文60余篇。金老研制的“射麻口服液”、“乌鸡白凤口服液”经卫生部审核批准,已投产供应市场。他策划、组织、设计的教学片“鹿茸”198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贴。

金世元获奖情况

编辑
1988年,被北京市评为“有突出贡献的专家”;
198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贴;
1991年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;
2007年,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中药炮制技术”代表性传承人。
2009年获北京市“首都国医名师”光荣称号,同年获得中国北京同仁堂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“中药大师”称号。


在线客服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00
周六至周六 :8:30-17:00
 联系方式
地址:北京市樱花园东街甲4号
邮箱:cccjcm@163.com
电话:010-59420369
全站搜索
 
 
请关注我们